沿著高速看青海:察爾汗鹽湖六十三載奮進寫輝煌
總面積5856平方公里的察爾汗鹽湖,是中國最大的鹽湖,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內陸鹽湖之一。63年來,察爾汗鹽湖從一滴鹵水開始,始終以國家戰略為重,不僅成為了國家糧食安全堅定的守護者,還發展成為世界鉀肥產業最為齊全的現代化企業集團,被業界譽為中國鉀鹽工業的脊梁和中國鉀肥發展的樣本。下面,我們就跟隨“沿著高速看青海”主題采訪活動的媒體記者,走進察爾汗鹽湖。
走進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博物館,一幅波瀾壯闊的創業史展現在眼前。63年前,我國還是一個重度貧鉀國。新中國誕生9年后,為了改變中國農業耕地嚴重缺鉀和鉀肥產品依賴進口的局面,一群無畏的開拓者,踏著慕生忠將軍領軍修筑的天路鹽橋,挺進了浩瀚神秘的察爾汗,硬是靠人拉肩扛,實現了中國鉀肥“零”的突破。
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退休職工 王凱春:剛剛創業,摸索經驗,用的是土法上馬,人拉肩扛,鐵鍬、鐵耙、鐵鍋,用這些簡單的、原始的生產工具去生產,就這樣,當年就生產出950噸鉀肥氯化鉀。在當時這個數字是很了不起的。
從1958年開始到1990年,歷時32年,青海“鹽湖人”以超凡的膽識、勇氣、勤勞、智慧,奇跡般地完成了世界鉀肥強國上百年的發展磨礪,奠定了我國鉀肥工業的基礎,揭開了中國鉀肥工業的發展序幕。緊跟第一代鹽湖人的腳步,第二代鹽湖人以“特別能吃苦、特別能戰斗、特別能忍耐、特別能奉獻”的精神 ,開啟了鹽湖事業第二次創業的宏偉篇章。組建了青海鉀肥廠,建成20萬噸鉀肥裝置,精心籌建青海鉀肥二期工程,主動承擔了國家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攻關,為國家決策100萬噸鉀肥項目、推動中國鉀肥基地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。
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博物館講解員 趙青赟:2005年,青海鹽湖開始了以鉀為主、綜合利用,初步構建了鉀鹽、鈉鹽、鎂鹽、鋰鹽、氯堿五大產業群,形成“與光伏光熱風電新能源融合發展、與天然氣、煤炭一化工耦合發展”的生態式循環經濟模式,走出了鹽湖化工與天然氣化工、新型煤化工、氯堿化工、有色冶煉多產業融合的綠色發展之路。
隨著“循環經濟”模式的開啟,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也逐漸成長為中國鉀肥行業的排頭兵、國家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的龍頭骨干、國家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和青海特色支柱產業,為建設青?,F代化經濟體系奠定了良好基礎。秉承前輩的精神文化,第三代鹽湖人以實干興邦、產業報國、缺氧不缺精神的壯志,創業、創新、創優,勤奮、謙虛、奉獻,建成了100萬噸鉀肥項目、新增100萬噸鉀肥項目,建成了中國最大的鉀肥工業基地。
近五年來,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面對新常態,穩中求進,年年提產,年產量由2013年的333萬噸提升到目前550萬噸;年年降成本,通過開源節流等使成本平均每年下降約10億元。
主編 |吳光亞
審核 |李舜
編輯制作 |張鵬 馬旭
掃一掃
關注我們
化工產品銷售部
西 寧:0971-6166664,0971-6166771
格爾木:0979-8449295,0979-8449572,0979-8440830
化肥產品銷售部
西 寧:0971-6166855,0971-6166822
格爾木:0979-8449577,0979-8449233
藍科鋰業
格爾木:0979-8449235
掃一掃
關注紀委
舉報電話:0979-8448089
舉報信箱:yhgfjs@126.com
青公網安備63280102000003號 版權所有 © 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青ICP備14000474號-1